网站首页 资讯 热点 行情 地区 推荐 民宿 酒店 家居 度假 滚动
首页 >  热点 >  >  正文

给力!国产ECMO设备终于突破,打破欧美30年垄断局面

2023-02-02 06:52:22来源:颂科记

ECMO是什么?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人称它为人工肺、俗称“叶克膜”,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大家都知道,新冠期间的重症患者,往往都伴随着心肺功能衰竭,该设备就可以为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来维持生命,延长救治时间。ECMO在本次新冠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相关资料图)

ECMO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真正的核心是膜肺和血泵,分别充当着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患者体内的静脉血引到体外进行氧合,再将氧合后的血液输回体内,用于供氧,从而暂时替代心肺功能。就是这样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与死神赛跑,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被誉为是心肺衰竭患者 “最后的救命稻草”。

ECMO一响,黄金万两

与ECMO相伴的,是昂贵的价格,ECMO这一台机器目前处于被垄断的状态,国内纯粹是靠进口,进口的ECMO设备价格在100万~200万不等。机器本身相较于其它昂贵的医疗设备,似乎看起来又没有那么贵了。

但是ECMO的贵还体现在耗材上,使用ECMO一次性耗材的支出,还有单个耗材包价格都在数万不等,这些在治疗期间通常需要更换。另外还有使用中产生的用药、检测、设备更换等费用,通常每天也需要花费数万元。一份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术后ECMO患者调查显示,患者使用ECMO后平均支付费用超过24万元。

抛开机器本身的价格和耗材,另外还有医护操作的成本也比较高。ECMO是一项技术难度很高、且伴随巨大风险的救治技术,这就意味着对治疗和护理团队的要求较高,往往需要重症医学科、心血管科、呼吸科的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一起精密合作。这就意味着使用ECMO需要多团队通力合作,还伴随巨大风险,人工成本也非常高。

机器贵、耗材贵、耗费的人工也贵,也难怪会有“ECMO一响,黄金万两”这种说法了。

30年垄断

在1953年,一个叫Gibbon的人发明了人工心肺机,并将该技术首次用于临床心脏手术中,并且还获得了成功,从此人工心肺机系统就有了长时间辅助的可能。后续又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随着医疗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ECMO的支持时间不断延长。在90年代,ECMO被广泛认可,从此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危重急救。

我国在ECMO领域落后别人一大截,起步就非常晚,更不要提什么超越了。30年的垄断,我们不仅购买机器贵,购买的一次性耗材也贵,ECMO中的固体中空纤维膜在全球只有一家厂商生产,价格奇高。而阻碍我们自研ECMO的,另外还有“离心泵”这一项技术,我们迟迟无法攻克。

打破垄断

由于设备与耗材被垄断,价格昂贵,我国的ECMO设备是非常稀缺的。新冠之后,在各方协调之下,调往湖北的ECMO设备,也不过100多台,可见我国对ECMO设备的紧缺程度。因为ECMO设备在疫情期间发挥的重要作用,民众也意识到了ECMO设备的重要性,有关ECMO的热度也越来越高。

在今年的11月6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三强联合研发的国内首款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即ECMO在国内率先运用于临床。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病院袁祖贻、闫炀教授团队使用该国产设备,成功救治了两名危重心血管病患者。这一次国产的ECMO成功运用于临床,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十分的给力。

这一次突破并不是天降神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心血管团队,已从事ECMO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超过20年,是国内最早开展ECMO临床工作的团队之一。在2017年该团队就针对ECMO设备全血液接触面长效抗凝涂层、磁悬浮离心泵、超声流量探头、程控监测系统及ECMO膜肺展开深入设计和研发。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团队研发的ECMO系统现在成功运用于临床,有望显著降低ECMO产品在我国的售价,推动ECMO在我国医院的发展,让更多的重症患者受益,保住我们普通人的钱包。

目前在我国,ECMO设备的数量并不多,并且只有260多个医院支持此项治疗方法,抛开一二线城市,其余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小型医院,ECMO设备的普及率并不会太高,除了设备贵的问题外,能用的起的人也不会太多。

希望国产ECMO的出现,能改善这一情况,各位觉的ECMO的使用定价该怎么定价呢?

标签:

相关文章

[ 相关新闻 ]